焦點評論

壹、前言

無論2008或2012的敗選,社會都強烈要求民進黨深入探討轉型,但民進黨內這種聲浪卻很零星,這顯示民進黨面對危機和轉型嚴重欠缺內在動力。因此2008到2012間的轉型依賴蔡英文不明說其理據和軌跡的「個人性」的「柔性轉型」。2012的敗選說明了「柔性轉型」力道不足。於是蔡英文在謝票之旅間,密集宣佈將在二月底提出具有「大刀闊斧改革」內容的選舉報告。

 

      遇到重大失敗,黨內進行廣泛深刻的路線檢討時,左翼色彩的群眾性,剛性政黨則進行工程浩大,遠不是柔性、保守性菁英色彩政黨能見到的。

 

      1980年代中共毛路線V.S.改革開放的檢討;1990年代布萊爾推動「第三條路」改革都是浩大的工程;經過黨內充份辯論後,確立了黨的新路線,兩黨從此脫胎換骨,前者開啟了30年大國掘起之門,後者使工黨告別了18年的在野。

   
      1990年代末民進黨進行了「中國政策大辯論」,規模雖然小得多,但也耗時好幾月,主席親自上陣,結果經貿上在「戒急用忍」和「大膽西進」之外達成了「強本西進」的共識,備受肯定,黨的支持度因此領先國民黨約兩年,奠下了執政的基礎。

    
      2012由於黨內檢討的聲浪零星,蔡英文這次進行的轉型檢討,在程序上也和前述群眾性政黨的作法大不相同,比較像行政機關採用的由首長率領行政幕僚進行的「行政檢討」,不過內容似乎不只是選務技術的行政性格,檢討方向包括:一、黨的長期問題;二、選舉團隊;三、大環境。

   
      她說大環境包括國民黨因素、中國因素,台灣總體社會結構,民進黨都面臨了最壞的狀態。但她說這不能當成敗選理由。

   
      在方法上,她特別強調要用「科學的分析」,這正好和中共當年「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用詞似乎一樣。

   
      她所謂科學的分析應是論證要嚴謹有客觀數據。對過去選舉時採用的個別性政策、重大案件的因應策略的評價都要依據客觀數據進行科學分析。

民進黨在選舉過程中公佈的民調有策略性的考量,但絕大多數未公佈的預測的準確度很高,現在選後如能依所作的民調的起伏數據來對照選舉中雙方在議題上的攻防得失,將使檢討很有價值。


      按理,黨的長期問題就是核心價值的實踐問題;大環境則牽動的是中期發展問題,總體性地把兩者關連起來並提出政策和實踐的途徑尋找最廣泛而特定群眾的支持以達成目標則是路線的問題。蔡主席的檢討是不是到了確立新路線的程度或限於個別議題的因應評價尚未揭曉。至於本文則路線問題是探討旨趣所在。


      從民意長期發展趨勢和選票變化來看,民進黨照顧中、下階層的目標和維護台灣主權的立場是正確的,但路線的穩健的明晰和一貫則大大值得檢討。這次選舉交鋒的議題歸起來有四: 侯選人個人能力操守、經濟發展、財富分配和兩岸議題。但除先討論所謂藍大於綠的基本盤問題之外,本文把焦點集中在兩岸議題的主權立場和路線上面,討論和平協議、九二共識、台灣共識。財富分配問題本和兩岸經貿高度關連,本文則簡單略過。最後,本文認為路線檢討,不能迴避陳水扁功過的評價。評價不是為了清算,而是確立新路線和向社會提出切實實踐的保證。


貳、基本盤問題

      首先討論台灣總體社會結構,或是所謂藍大於綠的基本盤問題。


      檢討20年來各級選舉的得票,可以發現一些非常明顯的趨勢。

    
      一、早期總統/縣市長/立委/縣市議員/里長選舉,國民兩黨的結構,國民黨呈現里長最多,到了總統最少,是一個金字塔結構,而民進黨則相反,呈現倒金字塔結構。

圖一  1998台北市選舉藍綠得票率金字塔結構
lin1







      200年之後,高層總統、立委、縣市長選舉,政黨競爭色彩愈來愈強化,愈低層則政黨競爭色彩愈來愈淡化,上層,第三黨和無黨人士幾乎全沒空間,里長則國民黨大幅消退,無黨人士大幅增加。
圖二、五都
lin2







      二、高層選舉政黨化的結果,同黨總統、立委、縣市長的選票比例逐步拉近。如2000/2008/2012民進黨總統/立委選票落差是5.9%/4.6%/1.8%。

    
      三、雙方總統選票愈來愈接近,扣除有爭論的2004,則2000/2008/2012民進黨的得票是39.3%/41.55%/45.63%。至於五都市長和縣市長選票加總則民進黨已勝出。

        
      四、謂基本盤是可能劇烈改變的。


      歷來基本盤在選票上來看1990年代國民黨在全島全面領先,並沒有北藍南綠現象,不只如此更沒有藍都會綠鄉村的現象,甚至民進黨在都會地區還優於鄉村。但2000後則倒了過來。


     另外1990年代民進黨主要依賴中產階級支持,農工一面倒傾向國民黨,但2000後也倒了過來。


       五、民調政黨長期的支持度也可以當做基本盤的指標。


      15年來民調支持度多數時間的確藍大於綠。但在1990年代末期許信良當主席時和2000大選後,大約都有兩年時間民進黨支持度高於國民黨。

      2009之後依《遠見》民調,和《遠見》停止政治性民調後,民進黨民調藍雖多大於綠但仍互有輸贏呈膠著狀態。


      從上述的變化我們可以歸結台灣一方面地方層級選舉政黨色彩愈來愈淡化而高層政治愈來愈強化-這意味著民主政治的正常化; 而兩大黨得票也愈來愈接近,意味著愈來愈走向兩黨政治的結構。


      在早期選票呈現倒金字塔結構下,民進黨長年來形成了「母雞帶小雞」的選舉策略。這策略這次也被沿用。但在結構變動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現象: 民進黨總統/立委選票落差才1.8%,凡是民進黨當選的,選票多半高於該選區中總統候選人的選票,而立委總票數高於總統的則有8縣市之多(中市、南市、基市、竹縣、市、屏、澎、台東)。  

   
      結構既然轉變成這一個狀態,因此選舉中有人建議結束國會亂象改造國會做立委議題,和總統候選人的十年政綱在議題成為「雙品牌」的戰略。不過民進黨沒採納,非常可惜。未來在基本盤趨近的態勢下,總統和立委之間所以一旦合併選舉,雙品牌策略應是必須採用的正確的選擇。


參、大環境條件的優劣
 

      接著,更總體地簡要探討大環境條件的優劣。


      大選投票前(1月9日~011日)前游盈隆教授主持的民調相當準確地預測到蔡馬選票差約6%~7%,據說民進黨中央黨部的民調也差不多。

   
      游連續作了一連串很有價值的民調,顯示了


      一、選舉過程中突發事件的因應固然會使候選人的支持度有波動,但事過後經常會回到相對穩定的大趨勢。


      二、兩黨支持度大勢是藍綠互有勝負,但藍勝時較多。

   
      那麼大趨勢是怎樣形成的,本文設定是由政黨價值立場/大環境條件/選民價值需求/政黨路線戰略,四者交互作用形成的。

   
      選民價值在這次大選中的需求主要有五項:經濟發展/財富公平/維護台灣獨立主權/兩岸和平/政策穩定。

   
      政黨價值立場,民進黨偏向兩項:台灣獨立主權和財富公平分配;國民黨偏向是GDP成長和兩岸和平。

   
      大環境是:全球化進一步深化,資金技術持續向新興國家流動/美國國力下滑/中國崛起益加顯赫,但中國的內部和危機持續深化/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持續加深/國內外對台灣投資持續減緩,但台灣投資中國飛速成長,台灣產業空洞化/貧富差距拉大/台獨意識、台灣人認同持續上升遠超過統一意識、中國人認同/美國強化對中國防範/台灣社會對民進黨能否在貪腐和冒進路線和扁路線劃清界限上不具信心/國際社會也對民進黨能否在冒進路線和扁路線劃清界線上強烈質疑/社會對馬施政滿意度偏低強烈期待換黨換人執政/國民黨基層優勢持續流失/民國兩黨在高層選舉選票持續拉近。

   
      把大環境和兩黨的立場政策對應起來看。大環境條件對兩黨各有優劣,並不存在對民進黨特別惡劣的環境,甚至可以說和歷屆選舉相比,民進黨的大環境是最有利的一次。其中最明顯惡化的只有中國介入台灣選舉的空間大幅擴大,而且手腕更加細膩一項,其他不是國民黨處於明顯劣勢如台灣人民的主權主場、貧富差距、人民不滿施政等,就是國民黨優勢明顯下滑。


肆、中國文攻武嚇的因素
 

      跨國大老闆們跳出來挺九二共識,是馬贏的關鍵嗎?是這次大選這一個尖銳的問題。


      過去,1996台灣總統選舉北京射飛彈,2000朱鎔基武嚇,2004透過美國不斷打擊陳水扁,2008北京自認為押寶的馬英九勝券在握,樂得袖手,這次大選則北京用運用經濟恫嚇全力介入挽救聲望空前低落的馬。


      北京用經濟利益與籌碼對指標性企業家進行政治收買與要脅的統戰手法,並非始於台灣,最先集中運用在香港主權轉移13年過渡期,這就是中共「經濟吸納」香港經驗。

  
      1982年鄧小平正式宣佈「一國兩制」體制為對台基本方針, 1990年代初頒佈《中發三號文件》,北京確立「以民逼官,以商圍政,以統保統」的對台戰略。但這一個戰略首先卻用來處理香港。中國長期吸納港商前往投資,香港97前後又發生資金逃亡潮,北京迅速注資,此後更透過CEPA協議而掌握香港企業,經綿密策劃執行後「中港經濟一體化」,香港經濟自主性蕩然無存,香港大資本家由原先效忠港英政府轉向效忠北京。

   
      透過掌控香港企業,除了掌控了香港特首的間接選舉和區立法會,還對媒體產生支配力,一些不聽話的媒體廣告大減,香港終於在2009被自由之家剔除在新聞自由的名單之外。

  
      至於對台灣,1990年代仍在吸納台商參與改革開放度過天安門事件被各國經貿制裁危機的階段,台灣經濟對中國依賴也仍不夠深,因此北京未積極動員來以商圍政,以民逼官,1996、2000台灣大選採用的是武嚇。

   
      北京促統除武嚇外,則是外交打壓,前者固適得其反,後者2002諾魯斷交事件逼出了陳水扁宣佈一邊一國。於是中共確認武嚇、外交打壓不如採取經濟整合手段。2002胡錦濤上台採和平崛起途徑對台「和解」統戰。

      2008上台的馬英九採經濟向中國全面依賴政策,三通、ECFA協議迅速達成。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既大幅深化,2012大選,北京認為有必要大力拉拔馬英九,馬又樂於配合。於是2012大選成了北京以商圍政,以民逼官,以商促統策略的驗收期。


      選舉期間,先有上海高規格接待台灣各縣市旅北同鄉會總幹事到上海旅遊挺馬,中共官員勤訪中南部,採購團接二連三,國共聯手逼使航空公司推出投票優惠機票,台協還列冊動員捐款,最後大企業老闆逐一跳出來挺九二共識並下令公司員工動員挺馬,而早就靠邊站的媒體則全力以九二共識恫赫台灣,北京緊縮陸客觀光審批等等.....可以見到北京的動員能量簡直到了鋪天蓋地的程度。

   
      台灣一步步地向香港化傾斜? 危機真是重重又重重。


      因此九二共識真是決定大選的關鍵?


      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認為的確是,重彈陳水扁2000年前後發動廢除台獨黨綱的舊調說「如果民進黨只想要扮演忠實反對黨的監督制衡角色,避免台灣主權的流失,那就不要檢討、修改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更不用去正視、面對九二共識存在與否的問題,民進黨在台灣內部分裂的社會至少也能夠繼續站穩百分四十的政治實力版圖。然而,倘若民進黨還是盼望有朝一日能夠再度執政,跨越過半數的選票與立委席次的政治門檻,就必須調整中國政策的路線定位與敵視中國的心態問題,而且是以「準備執政」的新政治思維去打開此兩岸政治罩門。」


伍、主權與和平協議
 

      連扁系人馬都認為企業主集體出來挺九二共識是逆轉選情最主要的關鍵了,但企業家密集出手是在是後幾天事實上從游盈隆太平洋發展協會做的民調來看,在這之前,雙方支持度已拉大到差距7.4%了。而同一民調認為贊成較早出來挺九二共識的張榮發「沒有九二共識台灣就完了」說法的只有28.9%,相反的,不贊成的高達48.9%,差距懸殊。


      稍早一項認為「如果蔡英文當選,下一任總統兩岸關係將會嚴重倒退,對台灣非常不利」同意的只有26.8%,不同意的57.9%。這兩項民調顯然互相呼應。


      這些民調的數據顯示的是:國民黨在兩岸議題上賣力推銷九二共識並透過北京向台灣施壓,以「商嚇」代武赫,對馬效用是負面大於正面的。

這原因在那裏?


      就在台灣大選投票前夕,香港大學公布民意調查,受調查市民當中,只有16.6%自稱為中國人,選擇「不適用」中國人的香港市民有44.4%首次超越「適用」,巿民對香港人身份的認同感、港人支持台灣獨立的有20%的全創下新高。有關香港獨立的調查, 2007年認為假如中國政府允許香港人民選擇香港的前途的話,有25%同意港獨立。這暴露了九七年之後,北京嘗試在香港大力推動國族認同的困局。


      一方面經濟高度走向整合,再加上統治者高強度的國家認同教化,民眾認同中國人卻愈低的,不只是香港,台灣更是如此,兩岸經濟高度整合,國共又聯手推動中國人認同,並聯手反獨之下,台灣如今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高過52.6%,而認同中國人的只有不到4%。
lin3














       2007香港認同獨立的竟有25%,而台灣根據TVBS調查2011年已達68%,大幅超越支持統一的統一的18%。再依《遠見》雜誌調查,在兩岸條件達到一致時,應該統一只有12.1%,不應該的高達66.1%。

   
      這些數據都充分說明了在國家定位、統獨立場的民眾支持度上民進黨已經握有絕對領先的優勢。這優勢使馬團隊推動兩岸和平協議時因碰到了主權議題而敗下陣來。


      在意識型態信念支配下,馬團隊一直認為兩岸議題是自己政治較勁的強項。2008和這一次大選,都把選戰主軸鎖定在兩岸議題上主動求戰。


      2008民進黨在激進台獨立場或「中間路線」間舉棋不定中敗選。選後,馬團隊認為證實了在兩岸議題上,國民黨果然處在優勢的一方。上台執政,馬便以兩岸關係做整個施政的軸心,全面傾中。認為三通協議和ECFA兩樣戰略武器可以讓台灣經濟飛躍成長,並有效地轉換成政治支持,馬團隊仍然認為兩岸議題仍是國民黨大選得分之鑰。


      馬先提九二共識接著鎖定兩岸和平和民進黨交鋒,拿簽和平協議將民進黨的軍。


      台灣人民既然愛和平,如能達成和平協議何樂而不支持? 因此一開始和平協議的民意支持度高達六成以上,民進黨備感壓力,有人甚至惋惜民進黨為什麼不在和平協議這題目上先發制人。 但馬主張和平固然是明智之舉,而簽協議卻弄巧成拙。因為任何和平協議都不能迴避的主權界定。無論東西德互不隸屬,還是南北蘇丹主權共享,甚至西藏模式的北京、西藏中央地方關係的協議都清楚地界定了主權。因此馬提協議時,主權議題便無法迴避地被推到台前了。


      於是民進黨便逼得吳敦義不得不答覆將依據《國統綱領》雙方是「自由地區」和「大陸地區」名義簽署協議。


      吳的答覆中又有「統一」,中華民國又降格為「地區」,很難解釋這不是西藏的投降模式,社會嘩然。


      依據「未來事件交易所」的調查,直到民進黨以主權議題反將和平協議的軍之前,馬支持度高於蔡維持了不短的一段時間,經過一番攻防又被蔡追過了。


      主權既然不再能迴避,馬團隊情急之下,跳躍地採取民進黨長期堅持而國民黨反對的公投主張,說和平協議要先經公民投票決定以站穩維護主權的立場。依未來事件交易所的調查,這策略有效,馬支持再度領先。


      民進黨馬上回擊說公投如玩真的,便應合推公投法修法。這一來馬團隊只能敬謝不敏,再度受傷,支持度又有新的波動,依據中國時報調查,蔡支持度從19日到22三天間持續上升,馬則走滑,依聯合報調查,對和平協議樂觀其成的只剩41%,贊成公投的高達67%,勝負十分明顯。


陸、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ECFA甚至兩岸經貿 ?


      「沒有九二共識台灣就完了」說法雖然和台灣不分藍綠的上層社會多數看法相同,民眾卻多數不贊成,現象雖然奇異卻也不是沒有依據,不過這依據並非只是「站穩台灣人立場」而已,更重要是這看法和兩岸長期發展趨勢吻合。


      總統選舉時國共聯手恫嚇兩岸關係將會倒退這並不是這一次。但所謂兩岸關係的倒退訴求,基本上和幾十年來兩岸關係的大趨勢並不吻合。從射飛彈、口頭武嚇到現在從未間斷,因此出現恫嚇的邊際效用遞減是難以避免的事。


      在國際政治的大格局制約下,兩岸政權國家定位目標雖不變但追求目標的手段卻又不得不在逐步向現實妥協。

   
      為了追求國家定位的實踐,早期兩岸政權都以武力為手段,中國是武力解放台灣,台灣是反攻大陸,而眾多放逐海外的台獨人士則武裝革命是一大主流。到了1970年代末,鄧小平採一國兩制;蔣經國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海外台獨人士則回台參與民主運動風潮逐漸三都從武力手段轉成和平手段。

   
      1990年代後,中國以商圍政以通促統成為主軸,台灣也在李登輝總統主導之下展開了兩岸經貿急速擴張的時代。1990年代中期李登輝把政策調向「戒急用忍」但1990年代末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則主張積極開放兩岸經貿。等到後陳水扁時代,民進黨經過爭論後基本上回到1999中國政策大辯論「強本西進」的主場,而國民黨政府則和北京先後簽訂了三通和ECFA協議。有趣的是今年馬總統主張把兩岸關係主軸從經貿提昇到政治性的和平協議時,不只民進黨反對,北京也明白地不以為然說「先經貿再政治」。

  
      縱觀兩岸政權及主要政黨在兩岸議題的政策基本上是從武力解決國家主權定位問題調到和平解決國家主權定位的階段再進入把國家定位的問題擺在未來,而以經貿為先。

   
      大趨勢如此,基本上算是往健康的方向走,自然,這大趨勢不會不深刻地影響一般民眾的思維。也因此我們才看到了這一個令恫嚇兩岸將倒退的國共雙方難以接受的民調結果。當民眾形成了更健康的看法時,也宣告在選舉中過度操作中國因素效用將萎縮。


      為了對抗「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ECFA甚至兩岸經貿」的攻勢。蔡英文的反駁立論基本上就和多數民眾的感受相當。她更舉出她在陸委會主委推動小三通做依據,說沒有九二共識也順利推動了小三通。由於有事依據,王毅對她的駁斥的反應荒腔走版。


      但她的駁斥的立場卻不免和她說ECFA喪失主權時的立場大有出入,出現了路線不一貫的現象,以致在建立民眾信賴感上收效受限。


柒、台灣共識失諸交臂


      蔡英文提台灣共識被說得一文不值,藍營嘲笑,選後連綠營都有人跟著罵說自做聰明,根本說不清楚什麼是台灣共識,還不如老實地搬出《台灣前途決議文》就好。蔡的台灣共識錯了嗎?這要好好分析一下。


      依成王敗寇的原則論是非,認為贏的什麼都對,輸的什麼都錯,既是思想的怠惰也洋溢著屈服於威權的價值觀。但這原則迄今流行。如今蔡提的台灣共識因此被貶低。


      搬《台灣前途決議文》是好事,表示民進黨13年前的智慧應被傳承。其實蔡在傳承上並沒有什麼問題,她「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說了好多遍,實等於在覆誦《台灣前途決議文》只稍調整了一兩個字而已。


      至於「共識」,那一定要大家都同意才算,而現在,的確也像蔡說的除了「民主程序」台灣並沒什麼共識,任何主張在民主程序走完前誰也不能說他是台灣共識。兩岸間有國共共識,台灣內部卻沒共識,內外份際完全陷入混亂,因比台灣需要依民主程序尋求內部共識。


      蔡既提「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又提台灣共識,因此讓《台灣前途決議文》透過民主程序成為台灣共識的企圖應很明顯。


      因應她的攻勢馬英九先是強調「中華民國是我們國家,台灣是家園」。


      問題是《台灣前途決議文》在台灣被最多數人接受最沒有爭議,因此馬倍感壓力只好在電視辯論中說「台灣也是我們的國家」。


      馬這一退讓台灣共識已經勝出!


      如她立刻確認並跟著說:「你看!台灣共識已經有了!」她甚至大可立刻對馬英九大加肯定並進一步大加闡述則台灣共識將成大家的公共財,意義非凡。


      此後馬雖也分享到這公共財,但民進黨的主權立場優勢卻也完全掌握。當時恐怕對馬的誠意有保留,對馬的分享也不願給像是怕馬得分似的,顯得似乎不夠自信,結果放棄了收割手續,落得台灣共識輸給了九二共識,實在太可惜了。真可惜。


      小結是:1、願意分享反而可以大勝。2、由這裏我們也看到大方向台灣共識仍值得繼續推動,不能以成王敗寇的原則論是非。但無論如何,說「台灣也是我們的國家」說明的是民進黨在主權立場上具備戰略優勢。



捌、兩岸具體政策與路線


      民進黨失分並不是不願放棄既有的國家定位立場而屈就九二共識,而是在政策能力上不被信任。依同一民調,民眾認為蔡、馬兩人處理兩岸關係能力的落差便倒過來了,馬41.3%,蔡16.0%,差距很大。


      主權立場上民進黨既已佔優勢,但欠缺穩健的具體政策,甚至政策跳躍。


      在兩岸實務政策上,這次爭論的焦點在於ECFA。

   
      馬政府把台灣經濟前途完全放在ECFA上面固然不切實際,ECFA生效以來,效益和預期出入巨大,對國民黨效益本有限,但民進黨一開始全面杯葛並說ECFA屬於對自由貿易協定,依慣例必然對大企業有利對農民和傳統中小企業不利,不料北京逆向操作讓利清單,蔡主席改口概括承受,局部檢討,到了二次政見辯論會又回到全面杯葛立場,說ECFA喪失主權。由於台灣民眾既擔心經濟太過於依賴中國,但又認為兩岸經貿不應太過緊縮,因此民進黨在政策劇烈反覆之間失去了社會信賴。所謂民進黨在以具體政策來維護台灣主權上並沒有一致而穩健的具體政策,甚至政策跳躍-這就是所謂路線問題。



玖、立場與路線

 

      在總統二次辯論中蔡主席很難理解地在政策立場上出現了強烈陳水扁後期的影子。強烈反ECFA又把馬打成積極統派。於是這兩項激進主張強化了社會的擔心,以至於大企業家紛紛表態之後,本來在更早一階段未引起太大波瀾的九二共識,現在產生了殺傷力。

   
      既然民進黨輸在實務政策和主權策略,而不在主權立場上。因此調整主權立場雖再行事上較容易,只要修黨綱就好,而戰術、政策、規劃則要大費周章,但因此捨難取易卻不只頭痛醫腳,更形同腳痛砍頭,把自己唯一的優勢都棄如敝屣,這樣的轉型走錯了方向,豈非形同轉型以取敗。民進黨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將政策層次與立場層次混在一起,且政策急速跳躍,ECFA政策的立場前後不一致即是一例,但要提醒黨內,即使更動黨綱、修改立場,也無法解決政策不受信賴的問題。 


      民進黨在台獨實踐上,除了2000陳水扁宣佈四不一沒有以及謝長廷的憲法一中乃至今天主張修改黨綱甚至《台灣前途決議文》的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表示放棄至少模糊化台獨立場外,台獨路線又可以區分成穩健和冒進兩條共三條路線。三者在理論依據、對台灣主權的現況認定和實踐的途徑,以及兩岸政策在政治經濟能不能分開處理上都有非常大的鴻溝,意圖結合的群眾也大有不同,各方經常處在尖銳對立的狀態,當年蕭美琴等被打成11寇,就是一個例子。更糟的是,民進黨的許多主要領袖更常在不求甚解採取拿來主義在不同路線中前後搖擺,至於黨中央、立委、縣市長間各行其是至唱反調的就更不用說了。長期下來,使得國內外尤其是國際的信賴感根本建立不起來。

   
      基本上由於有黨外時期台灣同鄉會經營FAPA功效卓著的傳統,民進黨在政黨外交上迄今遠比國民黨認真用力,但成績大不如前。在私誼上如今駐台外交官和民進黨人士仍好過國民黨,但在政治上卻肯定國民黨過於民進黨。國際上的傾向是認為民進黨不瞭解「制憲正名」後國際社會並沒有因此負有對台灣從「事實承認」提昇到「法理承認」的義務,以至於最大的旨趣就是隨時找機會實踐陳水扁的冒進主義,這令他們困惑頭痛不已,美國甚至在大選時毫不掩飾地持續放出挺馬的訊息,企圖影響選情。

   
      美國這樣作是極度地不合理,因為美國近年來對中國崛起的防範愈來愈強烈。其關鍵會在於對民進黨路線的質疑。如今假使不是陳水扁讓美國對台獨更戒慎恐懼,否則以美國不容太平洋臥榻有中國鼾睡的霸主心態,今天馬的親中勢必被美國痛加修理,但不幸今天美國竟在扁式台獨和馬的傾中之間,兩害相權取其輕地挺馬!這對台獨之害之大,真是難以估算!  

   
      歸結起來,民進黨立場沒有問題,應勇於自我肯定,但對情勢判斷錯誤,以致政策在冒進冒退間反覆,這大有整合調整採取穩健作法必要。最後,調整敵我意識,不吝於讓馬分享公共財恐是一個非常值得採取的態度。


      選後許多人誤判了九二共識對民進黨的傷害,因此不檢討政策能力,反而主張修改台獨黨綱,這形同放棄了自己有利的武器,是屬腳痛砍頭的作法。



拾、陳水扁因素


      民進黨2008大選重挫後有人提議應該參考中共在文革後1981年11屆六中全會對毛澤東功過七三開,定位毛「建國有功,建設有過,文革有罪」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對毛一樣做評價。2012敗選扁仍是一個重要因素,對扁評價的主張便有人重提。目前蔡英文說二月底前將對這次大選作檢討,不過並沒有提到扁的問題。

   
      不贊成檢討的人或者有人認為是替自己的敗選脫罪,把責任全推到陳水扁身上,這看法其實是錯的。也不在洩憤。相反,有過罪當請有功也該肯定-這其實有為其平反的一面。


      當年中共在定毛文革有罪時,目的並不是在這裡。鄧小平回答義大利記者法拉奇時說,他自己功過「能夠對半開就不錯了,包括毛澤東,同志的有些錯誤,我也有份。」但這樣說也不只在認錯道歉。甚至也不是中共強調的是要對他做「客觀的歷史評價」。因為歷史評價固然要依據史實,但評價必站在自己特殊的價值觀上面,在歷史上對一個人的評價經常是隨著思想史的變化而不同的。


      但像中國價值一元主義傳統的「正統觀」和具備「彌賽亞」性格的馬列毛唯物史觀,才會說有一個正確客觀的歷史評價。這對中國非常重要。中國是依賴意識形態掛帥的極權國家,毛澤東既是革命建國領導人,又是曾影響1960年代全球左翼青年革命的理論和思想導師,治國時間又長,因此要對他做「歷史評價」實在是一個無比艱鉅的工程,陳雲說「不僅是中國的問題,也是世界的問題」說得並不誇大。 鄧小平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黨很可能還在黑暗中苦鬥」。但「要求革命領袖沒有缺點錯誤,是不可能的,也是空想的」。

  
      因此評價是為當時找出的政治需要,是新路線定位也是對社會承諾儀式。也因此評價只能抓大放小,同時為了得出政策方向也在「強調全局,減少政治影響,留了些餘地」之下做了妥協折衷,但仍強調,對錯都要徹底,「功要講夠,錯誤也要講夠。功過不能相抵」,以致方向模糊,中共才能在歷經十年文革浩劫中殺出一條血路。


      民進黨作為一個實踐台獨的黨,也具有一定的彌賽亞性格,也因此不同於一般的政黨,在路線轉變時,也一定程度遇到了中共後文革追求改革開放的問題,也因此中共對過去歷史評價,有參考價值。

 


      事實上1981年中共通過的客觀評價就一直被挑戰。


      其中鄧強調的「堅持毛思想的正確性」到鄧後來承認真正的評價要等下一代,結果胡果然通過了2010的129號議案,冰凍了毛思想。對毛澤東的評價,最核心的意義是未透過檢討,替未來找出一條正確的路線和政策。中共就再對毛做功過評價的同時確定了開放改革的路線,中共因此進行了所謂「4000人大討論」,歷時20個月,其間快報發了88期簡報938期,工程浩大,產生1981年6月底在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但經濟也因此急速成長30年,創造了中國顯赫的大國崛起。


      陳水扁規格、深度、影響力幅度、廣度乃至於功和過大小比起毛澤東都相去非常遠,評價的工程必然是小得多了,但卻仍必不可少。現在扁對民進黨影響力雖大幅消退,但如不對扁功過做評價,則遇到把錢匯到海外藏的扁只能支吾其詞,令人對民進黨對執政清廉和愛鄉土的態度質疑,遇到兩岸政策是仍走扁後期冒進或扁前期去獨立化都無從放心。因此,若論扁法律犯罪的代價他已付出,民進黨也共同承擔而受罰,但路線嚴重傷害到民進黨的部份仍未受反省檢討,以致於社會對民進黨的疑雲仍為未消散,我們沒理由讓陳水扁的陰影仍籠罩在民進黨質疑民進黨改革的方向和決心。

   
      大體上,有功的是領導2000政黨民主輪替,建立社會安全制度架構,一次金改,平衡南北差距。政治上有大罪過的是:早期操作去台獨化,後期操作台獨冒進路線,使台獨陷入窘境和國會減半。法律上有罪的是,貪腐。

   
      如經這樣類似評價,應可以使台獨回歸穩健被社會信任的路線,也可以回答要不要赦免的問題,不至於令人質疑是非不清。

       
      蔡由於擔任主席之初被期待領導一個全新的政治方向,因而受到高度肯定,使個人支持度遙遙領先民進黨,也因此從2009到2010間帶領民進黨在選舉中一再創造難以相信的佳績。針對這一個「蔡英文遠大於民進黨」的現象,馬有如芒刺在背,於是「蔡英文等同於民進黨等同於扁團隊」便和兩岸政策成為馬選戰的兩大主軸。最後也從民進黨立委當選人多半比蔡高票證明馬的攻勢收到了強烈的成效,「蔡英文遠大於民進黨」的狀態已不再,對死忠支持者來說雖然難以接受卻已經是選票上的事實。



拾壹、結論 


      大環境條件對兩黨各有優劣,並不存在對民進黨特別惡劣的環境,甚至可以說和歷屆選舉相比,民進黨的大環境是最有利的一次,最重要的是人民還強烈希望「換人換黨」,在這情形下,民進黨竟因社會對他的路線政策,信賴感不夠以致敗選。無論如何民進黨只有勇敢面對自己的路線和扁的功過,而黨才有開闊的未來。








最近更新: 2015-01-28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