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編按:「新南向政策」已成為新政府對外關係的新目標,除了在總統府設置新南向辦公室,提升其戰略地位及政策高度外,揭櫫著「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到底「新」在哪裡?台商如何順應東協國家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的崛起後,當地產業的轉型及內需市場的成型?當美國、中國、日本等國挾帶龐大資源競相插旗時,早於東南亞投資的台灣又該立足哪裡?是合作還是競爭?風險又在哪裡?

這次我們特別專訪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長連玉蘋,擁有政大東亞研究博士、美國懷俄明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的她,曾任經濟部工業局產業政策組組長、文化部文創發展司司長,並自2014年起擔任投資業務處處長,學經歷豐富,對於台灣產業的發展更為熟稔。今年四月率先帶團前往泰國考察,七月辦理「台灣東協投資策略夥伴論壇」,邀請東協各國投資部門主管來台,九月亦再將主動出擊東南亞各國。因此,如何在連處長的帶領下,以實務經驗,落實「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投資策略,是我們這次專訪的重點。

001

問: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

Cost Down Value Up

台商在東南亞的投資,是從一九八零年代就開始,早於對中國大陸自九零年代改革開放之前。當時在東南亞的投資是著重在土地、勞動、水電等低成本的考量,但是從投資帶動貿易的效果,會隨著當地供應鏈的建立,或是外國到當地的佈局,使得母國(台灣)的影響力降低。

「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具體落實在各種貿易、產業、觀光、教育等面向。就投資而言,不同於過去單向的發展,我們會追求多元、雙向的策略夥伴關係,目標是去聯結東協、共創商機。

過去是以Cost Down為考量,運用當地低成本的優勢,追求規模製造,但當成本提高,或是可以擴大規模,在企業或產業發展發生瓶頸之後,就必須轉向研發、創新、設計、建立品牌及通路,這是企業的價值創造鏈中,屬於比較高附加價值的。

連結台灣五大創新產業開發東協內需市場

例如,現在東南亞國家的電費提高,台灣可以透過五大創新產業中,具有競爭優勢產業的前往投資,輸出成功模式。尤其今年新政府上台後,著重在能源政策的轉型,思考如何在創能及節能上發展。國內民間業者已有很多節能的服務及節能產業的設備,都具有產製的能力,這都是可以出口到東南亞提供給在地的廠商、台商、外商。透過這樣國內產業與東南亞國家產業的聯結,就不是過去的單向投資,而是雙向的強化,這也是達到多元雙向的策略夥伴關係。

問:如何因應東南亞的經濟發展?

從東南亞代工廠,到內需市場的成形

過去投資東南亞國家的產業都是以加工業為主,主要是全球品牌的代工廠,或是台商供應鏈的代工廠,較少關注到內需市場;或是要發展成內需市場,也必需要達到一定的經濟條件,例如人口紅利、消費能力、市場規模的形成。

但東協十國的差異非常大,例如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這些領頭羊的內需市場比較成熟;柬埔寨、寮國等相對發展較慢,而緬甸在文人政府上台後經濟也逐漸發展。總體而言,在最近五年成長較為明顯,尤其是2015年年底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AEC)的成立。可以預期的是,未來的經濟發展潛力及內需市場的形成會愈來愈顯著。

目前世界各國都開始注意到東協國家的發展,例如美國提出USASEAN Connect,日本也加碼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中國大陸也提出一帶一路及亞投行,各國都積極於耕耘東南亞市場。台灣是很有機會的,因為我們在1980年代就開始佈局,但是如何掌握東南亞國家從世界工廠轉行到世界市場的商機呢?我們應該密切去注意發展的趨勢,讓台商從Cost down 升級到Value up,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推動新南向政策背後的原則。所以,這就衍生到後續要發展的事情,第一個就是台商,讓台商能掌握市場的需求,針對需求端的掌握、建構通路及品牌。

先期成立六個Taiwan Desk  掌握在地第一手商機

在印尼政府的投資協調委員會(BKPM),我們已有設立Taiwan Desk,提供一般性的聯絡資訊,例如基本的商情。未來我們希望能夠深化及廣化這樣的模式,我們將先行挑選六個國家,包括泰國、菲律賓、印度、印尼、緬甸、越南建置Taiwan Desk,每個國家因需求不同,功能、型態也會不同。例如在越南,可能是供應鏈的資訊;在緬甸或印度,可能是法律諮詢、會計稅務的諮詢等。

每個國家的文化、政治體制、法律規定、風俗習慣、人民的想法都不一樣,所以我們需要了解當地文化、又使用台灣語言的人才,作為我們的中小企業進入當地市場的敲門磚。較具規模的大公司可能已經有專業的國際法律顧問或諮詢公司,但是對於中小企業,我們政府應該提供愈完整的資訊給我們的業者。

由台灣政府提供資源的Taiwan Desk,除了現在印尼已設置在投資協調委員會外,未來其他國家的Taiwan Desk也將設置在該國的投資部門,與在地國相互合作協力,扮演橋樑的角色。目前已初步洽詢各國,可行性很高,如果在短時間無法建置在對方的投資部門,也可以在我們駐處的經濟組設立。但設立的重點,還是著重於能提供什麼樣的資訊與服務。

問:政府是否對投資國有優先順序?

在優先順序上,政府不會去篩選,更重要的是要搭建平台、提供充分的資訊給台商,投資的策略評估,有機會但也一定有風險,台商必須要依照企業的特性及需求作全球布局。例如,藉由我們的考察團,我們會介紹台商給當地的投資主管機關、當地的台商會認識,以及去考察建置完善的工業區。要投資哪裡、如何合作,業者將會依據自己的需求,甚至供應鏈的關係去決定。

政府應該提供完整的資訊,哪些國家適合哪些優勢產業?還有目前的水電、人工、成本、法規等。業者必須考慮這個點是要代工做出口、還是要找市場、尋找利基,或是要建立品牌?要讓業者充份了解風險後去決定。

我們今年4月去泰國考察,陪同參訪的節能業者發現有商機,但是個別業者去規模會太小,所以政府就會來聯結產業的輔導及產業的政策,我們在出發前,有跟能源局及中華民國能源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ESCO公會)做聯繫。未來廠商要去布局,要解決財務、或有人才的需求,政府都會來協助,包括國內的產業主管機關、工業局、能源局等,做橫向的聯結。

問:新南向政策,把餅作大還是會讓台灣產業掏空?

從過去到現在,對於廠商的全球布局,我們都是以協助產業「把餅做大」的思維模式,而不是「替代」台灣的發展。也就是在布局上,台灣扮演創新研發、營運總部、設計中心的角色,以高附加價值為主。舉例而言,家用風扇原本是傳統產業、低附加價值,但台商艾美特,為了提高風扇的效率,跟成功大學的馬達中心合作,開發高功率的馬達,成功的讓他在中國大陸的市佔率排名第二。這樣的作法,就是把研發及設計留在台灣,提升廠商的競爭力,把中國大陸當作市場。

還有另一家精程公司,是在美國擁有多項專利的文具製造業者,去緬甸要考察代工的基地,後來也在我們的協助下,成功的進駐屏東的加工出口區,作為精程公司全球自動化生產、提高製程效率的基地。

因此,台商在做全球布局,是以「分工」的概念,而非替代性的思維。現在政府在推動新南向政策,也是要走雙向的關係,聯結台灣的研發及創新,以及東南亞的市場商機。

問:新南向辦公室與經濟部如何合作?投資業務處階段性的目標為何?

新南向辦公室在總統府成立後,很密集的跟各部會交流及研討,亦有對特定的議題及特定的部會深入的討論。目前在經濟部,涵蓋貿易、投資、人才、產業等議題,並責成國際貿易局作為彙整的窗口,未來也會建置新南向政策的專屬網站。

投資業務處的起手式:台灣東協投資策略夥伴論壇

今年投資業務處啟動「東協策略夥伴計畫」,包括4月泰國投資合作促進團、7月趁亞洲台商總會在台灣開年會的期間,邀請東協十國的投資主管官員來台灣舉辦「台灣東協投資策略夥伴論壇」,共同針對台灣作為東協的策略夥伴關係研討。此論壇是我們首度辦理,邀請東協秘書處重要智庫東協與東亞經濟研究所(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 , ERIA)及東協10國投資主管機關,其中有4位次長級官員來台、還有國內廠商及海外台商,共計超過700位出席。讓東協國家的投資主管官員看到台商的實力及布局的能力。尤其是台商已深耕東協多年,以此為節點,透過台商及華僑企業的人脈網路,串連更多商機。

鎖定六個國家、六個產業出擊建置「台商海外生產資料庫」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目前階段性的目標,除了設置Taiwan desk外,我們明年開始還要逐步建置「台商海外生產資料庫」,針對六個國家、六個重要產業,建立產業鏈供應體系資料,讓台商了解這些產業已形成的產業聚落、上中下游產業結構及供應鏈關係,讓台商找到切入點,知道他的合作對象在哪?競爭對手在哪?

002

問:如何參與東協國家大型的基礎建設?

建立「第三國合作」模式

過去像日本、韓國,以政府開發援助的方式(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帶著土木、營造、機電設施前進東南亞,這或許是基於外交上的考量,但站在商機角度而言,由於基礎建設所需資源較為龐大,受限於台灣量體規模的懸殊、財力的限制,我們也可以思考以「第三國合作」的模式,例如與日本合作,共同進軍東協市場。

就如剛剛提到的Taiwan desk,也要主動去找這樣的商機,去了解比較有機會合作的第三國,掌握他們的布局,並研究可以合作的機會。

問:台灣如何從雙邊關係進入區域組織,如東協、TPP

目前TPP各國仍在批准階段,台灣在積極申請成為TPP第二階段會員,在此同時,我們就必須開始準備,包括多元夥伴的建立,例如713日我們辦理「台灣東協投資策略夥伴論壇」,就是要在投資層面強化,台灣未來是東協非常重要的夥伴,這是我們建立多元對話的一環。

再來是我們辦理與泰國、菲律賓等國的部、次長級、局長級的產業合作對話會議。在這過程中,讓他們了解,台灣是東協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

問:如何延攬人才?

育才、留才、攬才媒合多管齊下

政府目前有同步啟動中、英文界面的Contact TAIWAN網站(http://www.contacttaiwan.tw/)作為延攬海外人才的單一入口網站,網站上提供台灣優勢產業的資訊、產業政策、外籍人才在台灣所必需的資訊、申請證件及證照的流程資訊等。另外我們也讓人才、廠商可以登錄。台灣六大工商團體及台灣風能協會已有共同組成攬才聯盟,會把職缺放在網站上,網站即可自動媒合。

Contact TAIWAN網站上也建置「東南亞人才專區」,如果你是東南亞的人才,或是企業要找東南亞的職缺需求,都可以登錄。目前已有754家廠商登錄成會員,其中有170 家廠商提出518筆有效職缺,對東南亞人才的需求約有兩成,即120位;另外,有3256筆人才登錄,在登錄的人才中有超過兩成是來自於東南亞及印度,將近700個人。因此,以Contact Taiwan上的供給端及需求端來看,東南亞及印度的人才或所需職缺,都約有兩成,在供需上還可match

另外,來自東南亞在台灣念書的僑外生,我們一年會辦六場僑外生的在台工作媒合會。外籍生來台工作的法規是從1016月逐步鬆綁,投資業務處也配合辦理媒合會,至今已為台商延攬900多位人才,且留用的比率很高,未來還會持績這樣的工作。

針對台灣的學生,經濟部貿易局也有計畫送去東南亞當地台商企業實習。投資業務處每年也會有攬才團,例如今年九月份我們就會前往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拜會當地投資單位、考察當地的工業區、並且辦理人才媒合會。

問:如何避免投資東南亞的風險?

勞資問題成隱憂

包括當地的勞動法令、工資、工時、法令的資訊,我們都會在投資環境報告裡呈現,我們希望台商了解並遵守相關的規定。一般來說,台商在當地的經營,都是頗受當地政府肯定,也會帶來當地的就業機會。台商在當地投資也會鋪設廠外周邊道路、捐贈消防車或救護車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兩年前,越南發生513排華事件,這是比較複雜的因素,起因是來自於中國在越南外海興建深水鑽油平台。在這個事件後,我們也提醒台商,未來在因應上,要提高風險意識。目前我們也跟外交部共同建立緊急應變機制,包括事前的預警、避難、撤離、復原等階段。

9月辦理「新南向政策投資策略及的風險管理研討會」

基於廠商對外投資所面臨的各國投資環境迥異,為提高台商投資風險意識,我們在929日將辦理「新南向投資策略及的風險管理研討會」,政府單位除了提供商機外,也要提供安全及風險的資訊,包括非經濟面的風險,例如政治干預、政治暴力、人身安全、供應鏈是否穩定、外匯管制等,這都是以外人投資來說,應該注意的風險。我們投資業務處將會彙整一份新南向國家投資環境的安全報告。

台塑越鋼事件之後

4月份事件發生開始,我們就有掌握,駐越南代表處也積極有協助台塑與當地政府斡旋。這件事情涉及很多層面,包括台塑跟越南中央、跟地方政府、跟越南民間社會。以投保協議來說,目前我們跟東協十國中,六個國家已有簽署投保協議,雖然有待更新,但是已簽的條款中也具備基本的精神,例如公平公正的待遇、受有損害時應給予合理的賠償等。我們尊重台塑與越南政府簽署之協議,此事件為單一事件,不會影響政府推動「南向政策」。

這件事情發生後,713日我們辦理「台灣東協投資策略夥伴論壇」上,越南計畫投資部外人投資局局長杜一皇明確的說,「越南政府重視台商、非常歡迎台灣的投資,台塑越鋼是單一事件」。投資業務處自兩年前的513事件後,一直跟越南政府的外人投資局保持聯繫,未來在投資環境的保障上,我們還是會繼續維繫這個管道,協助台商在越南投資,同時也會繼續提供完備及充分投資機會與風險資訊予台商參考,也會加強宣導台商對外投資要尊重及了解當地法規,善盡社會責任。

強化台商會的地位及運作

目前台商在東南亞國家大部分已成立台商組織,經濟部、僑委會及外交部平時與當地台商會等都有很好的互動,包括障礙的排除等等。

未來,一旦有什麼緊急事件發生,我們也會透過各地的台商網絡,第一時間讓台商了解,避免情勢的誤判或訊息傳遞上的失誤。

若是因法規的改變,造成台商投資的損失,我們可以透過投保協議。但其他各國也都簽有投保協議,若台灣單方面向當地政府提出更多的要求,就需視是否有違反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原則,這也有可能會涉及到信賴保護原則。總之,還是要視個案的性質,或是否是個別廠商的問題,例如發照的問題,這都是我們駐處經濟組經常協助的業務。

新南向政策強調雙向的聯結,所以在未來出訪的投資考察團,我們去拜會各國投資主管機關時,會讓台商總會會長參與,提高台商總會及台商的能見度,讓台商被看見,讓投資主管機關更重視。

問:中小企業如何參與投資?

新南向政策的思維也是站在協助中小企業的立場,因為大企業資源充足,但是中小企業較無資源。因此透過政府的投資考察團,考察各地工業區、可以見到當地的台商會、當地的投資主管機關,把人脈搭建起來。

在人才上,中小企業也不需要花成本去找獵人才公司,只要透過政府搭建的 Contact  TAIWAN網站,或是利用僑外生的人才媒合會,中小企業花在延攬人才的成本幾乎是零。

台灣有97%是中小企業,他們很靈活、很國際化、很有彈性;但他們沒有網絡或通路,政府怎麼利用中小企業的管理及關鍵技術,去結合第三國的關鍵技術或通路優勢,到東南亞去布局,這樣的模式我們正在研究。長久以來,有一些成功的模式,我們希望可以去複製,讓中小企業搭上這一波新南向政策。

採訪後記:投資一直是新南向政策重要的一環,當我問到剛從日本招商回來的連處長最近的考察團是何時,她說,「九月,一星期要跑四國。」語畢,與鄰座的林專委對看苦笑說,她根本不敢想行程,因為她很想把很多事情一次做完。

我記得看過今年4月份的連處長帶領的泰國投資考察團的出國報告,包括拜會政府、考察工業區、參訪當地台商、泰商及日商,以及商機診斷等,行程滿檔,報告的最後建議事項中寫到,「由於本行程分為兩部分,行程較為複雜…建議以一個行程較佳…不宜將行程安排過緊」。這次九月份一個星期四個國家的行程,可以想見在連處長的積極推動下,行程不可能不「精實」的吧!


參考資料

003004005

 

 

 

 

作者  李介媚  為國會助理

 

 

最近更新: 2016-09-30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