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編按:關於陸資來台的影響,現有的參考範例為香港,到底陸資在香港的發展為何?陸資又對香港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何種影響?相信這會是值得台灣參考的例子,本智庫很榮幸邀請到香港民主黨副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劉慧卿,針對中資的香港經驗提供一篇十分紮實的分析,劉副主席長期為香港的民主奮鬥,在早期任職《遠東經濟評論》時,就曾當著當時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面前質疑將香港交給獨裁政權,道義上是否說得過去?劉副主席在1991年港英政府還統治香港時,參與立法會議員選舉,並獲得女性第一高票,同時也是第一位香港通過直選進入立法會的女性議員,此後劉副主席以犀利的問政獲得官員與其他議員的認同,並連任立法議員到現在,對於97前後的中資在香港的行為,劉副主席有相當深刻的體認,相信透過劉副主席的文章,讓台灣各界對於中資的手法有更深的瞭解。


       

      香港於1997年7月1日由英國殖民地過渡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中英政府於1984年12月簽署中英聯合聲明,中國政府作出承諾,在主權移交之後,北京會實行「一國兩制」,容許香港「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和「50年不變」。


    從1984至1997年,在長達13年的過渡期內,中國政府在香港悉心部署,為1997年平穩過渡鋪路,英國政府亦在多處配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後,中資機構己在香港運作。在過渡期,除了經濟事務,中資機構更背負了重要的政治任務。


  現今香港已回歸12年,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操控不斷加強,中資機構更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這篇文章嘗試探討中資機構對香港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和如何執行北京的指令,協助親北京政治力量不斷膨脹,直接衝擊「一國兩制」和「高度自治」。


中資定義

       

      傳統中資商業機構的定義是,中國政府在該公司擁有多數股份,是第一大股東,國有上市企業資本控股一般在35%(非上市企業的國有資本佔100%);公司經政府批准後設立,並在香港註冊1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的資料顯示,中資企業包括中國內地資本在香港註冊的獨資企業,內地資本與香港資本或海外資本參股經營的企業,內地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以及內地企業駐港辦事處等。該會目前擁有近1,000家公司會員2
 

中資企業的種類

      中資企業包括大型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各省市企業以及民營企業,企業經營業務有金融、電訊、保險、投資、運輸、倉儲、進出口貿易、旅遊、建築、房地產、製造業、廣告、印刷、出版、諮詢、酒店、飲食服務等行業,部份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



中資在香港的發展簡史


一、改革開放前

      中資在香港的社會和經濟,扮演著愈來愈吃重的角色,自1949年,中資企業已在香港運作,例如於1951年成立的五豐行,是因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為穩定供港鮮肉價格及數量,下令外經貿部授權五豐行作為內地鮮活冷凍食品在港的獨家代理。


      另外,國貨公司也曾扮演重要的角色,有著港人的共同回憶,不少港人都曾在這些公司購買內地日用品,並在內地改革開放初期,透過這些公司,郵寄香港的日用品和電器給內地的親友,當中的表表者包括華豐國貨、中僑國貨和裕華國貨。

      左派電影業亦佔有重要的位置,1949年後,中國政府提出了 “長期打算、充分利用” 的香港方針,在各領域推動意識形態的宣傳滲透攻勢。電影業方面,則是緊扣住“背靠祖國、面向海外”的政策理念,全面啟動左派電影的創作和推廣。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左派電影公司,是 “長城”、”鳳凰” 和 “新聯” 三家。他們的成立源於周恩來和陳毅等領導人積極推動 3。以新聯為例,有傳言指它是由中國政府出資,由周恩來領導,最後交由廖承志管理。

      在文化大革命後,當權派不僅要求香港左派電影界在創作上,必須以塑造工農兵英雄形象為主要任務,左派"雙南院線"的南華、銀都、普慶、南洋等影院必須放映《紅燈記》、《沙家浜》等"革命樣板戲"電影。因為左派電影要配合文革當權派的創作方針,便與香港人的生活脫節,香港市民開始轉看本地公司邵氏及嘉禾出品的電影,在70年代,左派電影在香港經歷了長達十多年的低潮,直至1983年,"長城"、"鳳凰"、"新聯"和"中原"正式合併,組成一個涵蓋製片發行、廣告宣傳等多項業務的綜合性企業 -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才令左派電影重新發展。

二、改革開放後

      在1978年後,香港的中資業務開始多元化,不再只侷限於糧油、食品、百貨、報業和文化事業。招商局副董事長江波曾憶述當時的情況,指在80年代初期,在國內改革開放的大潮下,國內的部委、中央機構以及一些大國有企業陸續在香港建立分支機搆。“當時他們的初衷主要還是尋求自己的發展機會,把香港分支機搆作為一個對外聯絡的‘視窗’4 。” 

      按香港中資企業協會會長王遼平的說法,中資企業來到香港,是根據各自的經濟利益及發展目標而運作。在80年代,由於大陸對外貿易仍不發達,大部分是通過香港進行,因此在這期間來港的中資企業,主要以外貿公司為主。到了90年代,大陸的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陸續來到香港這區域金融中心,為了自身的發展,大陸的金融業是要利用香港的門戶。在這期間到香港的大陸企業有一個特點,就是在香港上市籌資。2006年香港的首次公開發行(IPO)集資金額超越紐約,排名全球第二位,僅次於倫敦。王遼平指出,這與大批內地企業,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選擇到香港上市有關。光是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三家大陸全國性銀行,當年在香港的集資金額合計就超過港幣1,249億元。

      現時,中資和香港的社會和經濟體系已不可分開,根據王遼平的估計,目前每16個香港人就有1人居住在由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樓宇,香港新機場客運大樓、迪士尼樂園等大型工程建設,也有中資機構的參與,可見中資已深深地影響著香港的經濟 5


中資對香港經濟影響

一、股市

      中資公司在1993年登陸香港股市,然後日漸壯大。直至2009年年中,中資股在香港股市以至整個香港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資上市公司可分為H股和紅籌股兩大類。H股是由在內地註冊成立並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來港上市,並由內地政府機構或個人控制的公司發放,又稱國企股。紅籌股這概念於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場誕生,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為紅色中國。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由內地政府、機構或個人控制的公司,在境外註冊、在香港上市並帶有中國大陸業務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 6

      第一隻在香港掛牌的中資股是內地啤酒公司青島啤酒,於1993年以H股的形式上市。從此多間大小中資公司陸續在香港股市掛牌上市。

二、香港股市主板

      香港交易所的資料顯示,在1993年中資股市值佔總市值不足5%7。2008年底在主板上市公司共1,087家,當中110家是H股公司,89家是紅籌公司。中資上市公司共有199家,佔上市公司總數18%。2008年底的主板市值為102,536億元,中資上市公司在年底的市值約55,951億元,佔主板總市值55%。


      2008年在主板新上市的公司有47家,共籌集資金658億元。其中6家是H股公司,籌集新資金294.88億元,佔集資總額45%。中資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集資額達201.97億元,佔總集資額的31%,成為當年集資額最高的上市公司。
 
三、香港股市第二板

      2008年底在香港股市第二板創業板的上市公司有174家,總市值為452億元。當中40家為H股公司,其年底市值為116億元;4家為紅籌公司,年底市值為10億元。中資股公司總數44家,佔總數25%;中資股市值為126億元,佔創業板總市值28%。

四、中資股在恒生指數成份股

      在反映香港股市和經濟狀況的恒生指數,中資股的地位亦越來越重要。在1997年,華潤創業成為第一隻恒生指數成份股的中資股8 ,自此中資股的市值和數目亦不斷增加。在2009年6月,42隻恒生指數成份股,中資股佔一半有21隻,佔指數比重56.78% 9。內地流動通訊營運商中國移動在恒生指數比重達10.19%,僅次於在香港經營百多年的老牌英資銀行滙豐控股(比重15%)。每日中國移動和滙豐控股一同主宰著香港股市走勢,而內地經濟的一舉一動亦帶動著香港股市的升跌。

五、房地產市場

      中資機構比較少參與房地產發展,只有中國海外在香港發展一些規模較少的住宅項目。但他們在90年代曾經兩次大規模投資房地產,顯著地刺激香港的物業市道。第一次是93至94年間,第二次是96至97年間 10。香港規模最大的物業代理公司,置業國際集團主席蔡涯棉指出,90年代初來自內地的資金開始大量流入,尤其以93至94年期間最為顯著,佔當時總體成交約一成半。當時內地企業在香港投資或炒賣房地產,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在香港開設的窗口公司。它們有見樓市熾熱,決定參與炒賣,希望可以在短時間賺取巨額利潤。中央在93年實施「宏觀調控」,冷卻過熱經濟及收緊資金供應,令這個熱潮減退。在96、97年期間,香港房地產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再次吸引中資流入物業市場,更有不少是以個人名義炒賣房地產。一些受歡迎的大型住宅屋苑,曾經錄得中資購入大量住宅單位。

六、航運

       中資積極參與香港的航運事業。在航空方面,中央政府背景的中信泰富,和中國國營航空公司中國國際航空是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國泰航空的兩大股東,兩間公司合共持有34.92%國泰股份,僅次於最大股東老牌英資公司太古集團持有的39.92%。中信泰富和中國國際航亦是香港機場的貨運公司香港空運貨站的主要股東。


      至於海運方面,營運香港貨櫃碼頭的五間公司,中資公司是其中兩家的大股東:

a) 現代貨箱碼頭有限公司: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擁有27%股份 11


b) 中遠-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中遠太平洋持有50%權益 12


中資的政治任務 全面參與及影響香港政治

      上文簡述在改革開放前後,中資在香港發展的過程,及對香港經濟舉足輕重的影響。雖然中資機構在改革開放前已在香港紮根,但他們不能與香港主流社會接軌。在左派社會長大的人士,於60、70年代,與香港主流社會不作密切接觸,他們在左派學校受教育,畢業後被安排到中資機構工作。這種體系,被形容為「左派網絡」,不但代表著一個政治實體,一套意識形態,更是一個經濟的實體13。不過,這種自足而疏離的體系,在改革開放後已經漸漸被打破,左派人士開始與香港主流社會加強互動。在80年代確定香港將於1997年回歸後,他們更全面融入主流社會,並積極影響甚至干預香港的事務。


      無論改革前後,中資與內地政府的關係非常密切,更是受中央政府指揮,配合其政治方針,在不同程度上參與及影響香港的政治局面。
 
一、改革開放前

      在指揮中資方面,中國共產黨港澳工作委員會 (簡稱港澳工委) 的角色是無可取代 14。1967年的暴動是香港近代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1967年 1月,林彪、江青的「中央文革」直接下令指示港澳工委要搞起反英鬥爭運動。港澳工委書記梁威林 (對外名義是新華社社長) 和祁烽 (副社長) 指示金堯如領導新聞戰線的八家報紙,《文匯報》、《大公報》、《新晚報》、《商報》、《晶報》、《香港夜報》、《田豐日報》和《正午報》全線出擊,號召香港工人群眾和廣大愛國同胞集會,遊行示威,起而鬥爭,不勝不休。並謂已報中央外辦革命領導小組轉「中央文革」批准。梁威林又下令,發動左派工會、學校、電影、新聞和各中資機構幹部群眾,從5月16日起到香港總督府遊行示威,張貼革命大字報,高喊打倒港英口號。參加的工人、學生和幹部成千上萬,連續五日,在港督府外牆貼滿革命大字報。工人和學生多次衝撃港督府,將示威發展成「反英抗暴」鬥爭的階段 15。金堯如的憶述,引証了中資機構跟其他左派機構無分別,是負有政治任務,接受港澳工委的指揮。

二、改革開放至現在

      改革開放後,中資機構以更多元化的方式登陸香港。80年代初期,中英政府展開香港前途談判,中資的角色更變得相當吃重。

      為了預備接收香港,中國政府在各方面都動員起來,北京當局開始積極部署中資企業,在貿易、航運、金融、地產、旅遊等領域介入香港經濟活動,為1997年平穩接收香港做好準備工作。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 (他在1989年北京大屠殺後流亡美國) 在其回憶錄中表示,當時中方在97回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拖住英資、穩定華資、爭取外資、團結僑資、台資,壯大中資」,以此來維持香港經濟繁榮16

      中資除了在過渡期著意發展業務外,更執行北京指派的工作,進行著看似經濟,實質是為政治服務的行為,例如中方非常重視航空權,因為這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1985年5月,以香港商人曹光彪為首的多位富豪和中資企業港澳國際投資,共同成立港龍航空,抗衡當時壟斷香港航空業的英資國泰航空。港龍的經營未算成功,因為遭到港英政府的一航線一公司政策規限,連年虧蝕並多番易手,但港龍的政治任務,顯然易見。

      其他富有濃厚意識形態的企業,例如傳媒業務,中資也不斷涉足。以免費電視台亞洲電視為例,自80年代起,其股權已歷經變動,自2000年起,更有中資入股 17。近年,其製作的節目一直被批評為偏重內地觀眾口味,亞視國際台早上更是轉播內地中央九台的節目,而其新聞編採方針也被視為過份親北京,例如在新聞報導,他們會政治正確地稱台灣的總統為「領導人」,而不會稱為「總統」。

      中央政府有其直接控制的傳媒,例如《文匯報》及《大公報》等黨報。與內地有緊密關係的商人,也在回歸前後涉足傳媒業。早於1993年,有“亞洲糖王”之稱的馬來西亞華商郭鶴年,從英國人手中買下英文南華早報的35%股權,96年再收購香港電視廣播旗下公司TVE (該公司主要從事出版業務),當時郭鶴年的嘉里集團已經在內地發展地產、物流等事業。

      在馬來西亞擁有木材、媒體等事業,在中國有投資地產的福建裔“愛國商人”張曉卿,在1995年收購香港明報集團36%股權。其他如《百姓》、《當代》等政論雜誌,也是在97前分別賣給親北京的香港商人徐展堂、葉國華,這些雜誌其後也以停刊告終18

      根據香港記者協會的2008年年報,北京向不少媒體老闆招手,最有效的方法是將他們納入中國的政治諮詢組織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全國政協)。2008年的香港政協委員名單顯示,差不多一半媒體老闆皆獲委任為政協委員。該年報統計,在 8 間香港電子媒體中,有5間的老闆是中共全國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TVB邵逸夫、亞視陳永棋、有線電視吳光正、新城廣播李澤鉅、NOW寬頻電視李澤楷);過半數的香港報社老闆或主管被委任為人大或政協,包括東方報業馬澄坤、星島集團何柱國、《香港商報》陳萬雄、《大公報》王國華、《文匯報》張國良,以及去年買入《信報》50%股權的李澤楷19

      由中資或親北京商人控制的傳媒,在處理新聞報導時的最大特點是不會過份報導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負面消息。香港記者協會的調查發現,58.4% 新聞從業員認為香港的新聞自由比回歸時倒退,主要原因是業界進行自我審查,其次是政府加強控制發放資訊。另外,近 6 成受訪新聞工作者認為業界的自我審查較 10 年前嚴重,主要表現在淡化中央政府的負面消息或淡化忖度中央認為敏感的消息,其次較多表現在淡化對傳媒老闆或其相關利益的負面消息20

三、實質的政治參與 形成龐大管治網絡

      中英政府在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後,香港正式進入過渡期。英國人在1991年首次為香港立法局引入直選,當時有親北京人士參與選舉,例如代表工聯會的陳婉嫻和譚耀宗。但他們全部慘敗,令中方意識到有需要加強政治工作,於是,親北京的民主建港聯盟 (民建聯) 在92年7月成立,並銳意發展地區網絡,參與各級議會選舉。由於香港沒有政黨法,政黨不需公佈其經費來源,但多年來有傳言,指民建聯的部份經費是來自中資機構。既然中資機構的資本就是來自內地政府,民建聯是由中方主催下成立的政黨,兩者有密切關係,不會令人覺得奇怪。

      回歸後,除了捐款給「友好」政黨外,中資機構也直接參與香港的政治事務,以行政會議 為例21,回歸後的第一屆行政會議成員,便有不少是有中方背景,如鍾瑞明及譚耀宗,有明顯的中資背景的,要數范鴻齡,他於2005年被行政長官曾蔭權委任時,是中資上市公司中信泰富的董事總經理22 (2008年10月,中信泰富突然發出盈利警告,指出為了減低澳洲西澳大利亞州鐵礦項目面對的貨幣風險,集團與匯豐及法國巴黎銀行,簽訂多份「累計槓桿式外匯買賣合約」(累計股票期權 accumulator),但後因澳洲元大跌而虧損逾150億港元,此事成為醜聞,直接導致范鴻齡於2009年4月辭去董事總經理一職)。

      至於立法會方面,在回歸前,已有中資代表參與立法機關的工作,例如中銀機構的吳亮星及中資影業背景的馬逢國,在1998年便循選舉委員會的小圈子選舉途徑,成為立法會議員。

      除了行政會議及立法會外,更有不少中方背景人士擔任港區政協的委員,和出任特區政府的法定及諮詢組織23 ,從紀錄可見,不少也同時是中資機構的要員。

      無可置疑,在1997年回歸後,中方在各方面的動員下,已在香港形式一個龐大的管治網絡,確保在中央控制下,實踐「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資機構更扮演極為吃重的角色。

四、影響選舉 中資干預極多

      除委派政治代言人參與議會工作及出任特區政府的法定/諮詢組織外,每逢香港有重大議會選舉,中資也會配合中央,支持親北京候選人,居中協調和派人拉票。在97年之前和之後的選舉,中資皆有參與,這是公開的秘密。就以2007年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為例,有中資員工向報章投訴,指有人不斷明示或暗示要求他們在選舉日,投票支持親北京候選人,前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 (她在2003年推動國家安全法立法,引發了超過50萬人參與當年7月1日大遊行,她亦因此辭職。)

     
結論

       本文只是很概括地縷述香港中資機構數十年來的發展,及其對香港的經濟和政治影響。由於篇幅所限,要全面和深切了解香港中資機構如何執行北京委派的工作,還有待更進一步的探索。

     
      無庸置疑,回歸之後,中央干預香港事務無處不在,作為中央架構內的一份子,中資機構的職責是執行中央的指示,嚴格來說,他們具有政商的雙重功能,或許,以下兩段摘錄,可以總括中資在香港的角色和功能。

      2002年的7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在香港會見中央駐港機構和部分中資企業主要負責人時,強調兩點,一是要講政治,就是要積極地履行職責,帶頭遵守基本法;二是要講紀律,也就是說我們所有在這裏工作的同志,都應該模範地維護香港的法治,把各項工作做好,在今後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績 24

      中國旅行社董事長張學武亦曾表示:「在港中資企業的員工,要牢記「在商言商、在商言政」的雙重使命。身處香港,要關心香港,要關心國家大事,關心祖國的「一國兩制」事業。要積極參與香港的各種社會事務,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做出貢獻。」25

      香港中資機構,除了從商,也在從政,是在配合和執行中央政府指派的各項任務。1997年,中央政府承諾給予香港特區「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但中央駐港機構卻不停干預特區事務,加強中央對香港的操控。在這情況下,香港的高度自治能否50年不變確令人懷疑。

作者劉慧卿為香港民主黨副主席、立法會議員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不代表本智庫之立場)

註解:
1.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香港中資企業怎樣走出困境》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5048&secid=5066

2.香港中國企業協會 http://www.hkcea.com/history.asp
 
3.香港左派電影公司的歷史演變,張燕,http://qkzz.net/magazine/0257-0181/2007/04/1143591_1.htm

4. 第一財經,2007年6月30日,見 http://www.china-cbn.com/s/n/015/20070630/000000071677.shtml


5. 同上。

6.中資股緣何走紅香港股市http://www.gotoread.com/mag/8660/sarticle_23895.html

7.香港交易所市場資料2008 http://www.hkex.com.hk/data/factbook/2008/c/01.pdf

8. 恒指成分股變遷呈現趨勢 中資股比例上升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research/20050518/
14151598996.shtml

9.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指數檢討結果 http://www.hsi.com.hk/HSI-Net/static/revamp/contents/zh_hk/news/pressRelease/20090
508c.pdf

10.九十年代 中資湧入炒樓http://the-sun.on.cc/channels/fina/20030820/20030820010023_000
2_1.html

11. http://www.modernterminals.com/chi/theCompany/history.html

12.http://www.coscopac.com.hk/big5/business/terminal_portfo
lio.php

13.政治與教育之相互作用 ── 一所香港「愛國學校」之研究, 林嘉嘉, 1994年9月2日 http://www.fed.cuhk.edu.hk/en/cumphil/94kklam/conclusion.htm  

14.按照由楊勝春所寫的《中國最高領導班子的左右手》一書指出,中共在香港的黨組織的歷史甚為悠久。早在1926年即設有中共香港工委,由梁桂華任書記。其後曾多次設置香港市委,隸屬於廣東省委或兩廣省委。至上世紀40年代末期後稱「香港工委」,曾劃歸中共香港分局領導。1950年初重建香港工作專責機構,「中共港澳工委」的機構名稱自此開始;但此一階段其機構的級別仍未見提升。直到1978年後情況方才有所轉變。當年4月,國務院港澳辦公室正式成立,港澳工委也改由黨中央直接領導,書記為王匡。依據1983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編印的《國務院各部門的主要任務和職責〔試行稿〕》所載,港澳工委下列工作由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協助,中央掌管:一、上層統戰工作;二、工人、學生等基層群眾工作;三、新聞、出版、電影等愛國宣傳文化教育事業;四、黨團工作和幹部工作。上述情況,許家屯在其回憶錄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本部設在香港的港澳工委,下設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辦公室、研究室、紀委等部門。從上世紀50年代以後,凡出任港澳工委書記者,必同時兼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職務,對外也以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的名義從事各種活動。其次,儘管港澳工委未正式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但就1950年5月10日中央組織部發佈新修訂的《中共中央管理幹部職務名稱表》觀之,港澳工委書記、副書記、委員及紀委書記,均與中共各中直機構主要負責人劃歸一類。機構的定位已經相當明確。至於未能出現在中直機構的名單之列,或許與其長久以來「半公開,秘密存在」的角色有關。

15.我所知的反英抗暴鬥爭, 金堯如, 蘋果日報, 2001年7月9日。

16.許家屯香港回憶錄,許家屯,1993年,香港聯合出版社。
 
17.於2000年,當時亞視大股東林伯欣出售亞視股權予長江製衣廠主席及鳳鳳凰衛視股東陳永棋 (陳亦為全國政協),鳳凰衛視另一股東劉長樂及大陸商人封小平亦持有亞視股權。2007年,亞視再有股權變動,變動後有四大股東,由名力集團主席查懋聲及其弟查懋德持有的10.75%權益、電視廣播前董事總經理費道宜(Louis Page)及荷蘭銀行香港分行共同持有的Alnery,持有另外47.58%權益。另一新股東為中國國務院直屬企業北京中信集團全資附屬機構僑光集團,則有14.81%股權。而大股東陳永棋及鳳凰衛視主席劉長樂,持有的亞視股權將減至26.85%。由於收購完成後,新股東所委任的主席查懋聲和另外五名董事,分別與一些香港電視節目、服務牌照持牌機構或內地廣告宣傳代理有關連,屬於「不符合持牌資格人士」,他們於6月4日得到行政會議的豁免,順利「入主」亞視。2009年1月29日旺旺集團兼中國旺旺主席蔡衍明,以私人名義買入原本由荷蘭銀行透過Fireworks International Inc. 持有 Alnery 的25%A股權益及100%B股權益及費道宜持有的亞視股份,從而入股亞視 交易後,蔡衍明及前亞視行政總裁費道宜,共持有亞視47.58%權益 以此推算交易完成後,會持有亞視四成一股權,成為亞視最大股東。但若只計具投票權的股份,卻只得兩成三,故實際持有三成五股權 。

18.民族主義升溫 – 香港言論自由面臨潛在威脅, 香港記者協會年報, 2008年, 第9頁。
 
19.財訊, 2008年12月2日, 參見: http://magazine.sina.com.hk/wealth/321/2008-12-02/200164607.shtml

20.香港記者協會, 2007年2月10日。http://www.hkja.org.hk/site/portal/Site.aspx?id=A1-661&lang=zh-TW

21.按照基本法,行政會議是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機構。行政會議每周舉行一次會議,由行政長官主持。行政長官在作出重要決策、向立法會提交法案、制定附屬法規和解散立法會前,須徵詢行政會議的意見。但在人事任免、紀律制裁和緊急情況下採取措施的事宜上,行政長官則無須徵詢行政會議。行政長官如不採納行政會議多數成員的意見,應將具體理由記錄在案。行政會議成員均以個人身分提出意見,但行政會議所有決議均屬集體決議。
22.中信泰富是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1979年,當時全國政協主席鄧小平倡導和批准中信集團成立,由當時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榮毅仁創辦,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23.以有中方背景的成員而言,目前香港全國政協有126人,其他界別的政協有48人。在這176名政協中,4人是行政會議成員,9人是立法會議員,另外74人是出任政府公職。而行政長官最重視及親自主持的策略發展委員會,其職能是「就香港長遠發展需要和目標,特別是社會、經濟及政治的發展方向和策略,向行政長官提供意見」。當中的66名非政府成員,赫然包括33名政協。至於由特區政府發出的勳銜方面當中已有61人獲得各級勳章,包括從大紫荊到榮譽獎章,己是太平紳士的,也有39人。比政協權位更重的36位人大中,36人有各項公職,25人有勳章,有太平紳士身份的,也有21人。
 
24.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專員公署 http://www.fmcoprc.gov.hk/chn/yglz/zyjh/hkqd5/t50834.htm

25.談集團的戰略與發展, 2008年,http://www.hkcts.com/yuekan/200810/zlyj1.htm

最近更新: 2009-08-10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