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壹、民進黨要承擔選舉制度偏差的後果

      民主進步黨於2008年中華民國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和第十二任總統相繼失利,由於席次不足立法院總席次四分之一,在國會中幾乎完全失去制衡的能力;當然,它也喪失了臺灣中央政府的執政權。中國國民黨同時掌握了立法權與行政權,加以在縣市地方本即擁有的優勢,從此乃具有完全執政的地位,換言之,國民黨新政府所要推動的政策,只要經由黨政協調,要求黨籍立委配合,則必然會在立法院得到支持,這意味著這一個經由自由選舉產生的民主政府,它的施政代表最新民意,具有民主的正當性,復可基於此創造政策的合法性。在此一格局下,於全國大選中接續失利的民進黨,根本沒有制度上可資援引的政策工具,也毫無民意基礎可對國民黨進行有效的監督。


       

      國民黨的一黨完全執政,事實上是制度偏差下形成過度代表的結果。民進黨在第七屆立委選舉的區域席次投票中,共獲得37%的選票,卻只贏得79席中的13席,席次率僅有16%,國民黨得票率51%,卻贏得61席,席次率77%。決定選民在區域選舉中的投票因素,兼有候選人取向和政黨取向的因素,而全國不分區席次投票,則純粹為政黨取向投票,民進黨得票率42%,國民黨58%,這才真正反映兩黨的支持度,但將區域和不分區席次合併計算後,兩黨的席次卻各佔全部113席的24%和72%,民進黨大約四成的得票率,卻只能換來兩成四的席次。


      這一制度偏差的起因,基本上出於區域席次選舉制度在設計上採用了單一選區制,也就是一個選區只有一個當選席次,這使得未贏得該一選區席次的選票,全部成為死票(Wasted vote),完全無法換為席次,但孰令致之?這一選舉新制是緣自民進黨主催的第七次修憲,影響選票與席次比例性最大的單一選區制,至少是民進黨在1996年參與國家發展會議時即已提出的主張,席次減半則是民進黨在第六屆立委選舉提出的主張,所以民進黨必須承擔後果。事實上,對於此一結果民進黨並非沒有預見,但民進黨於當年仍然勇於面對,原因出在民進黨的理想主義,相信這一制度的改革,會有助於改善臺灣的政治文化,特別是讓中間選民成為選舉成敗的左右者,使過去在複數席次下少數候選人切割激進選民而遭到放大、擴散的選舉亂象能得到根本的解決。


      非但如此,民進黨當年也相信,在制度引導行為改變的情況下,長此以往,制度的理性會最終發揮主導的力量,讓民進黨在與選舉制度的辯證影響中,逐步調整體質,重新贏回多數。因此,民進黨並不需要對於一時的受挫感到悲觀,也不見得選舉新制下的勝選者,必然就會在日後的選舉中憑藉在任者的選區經營優勢而得以長期維持其席次。


      問題是,民進黨日後要如何贏回國會多數,甚至是執政權?


貳、臺灣認同者未必支持民進黨

      民進黨在2008年的兩次大選中挫敗,依本文之見,根本原因,一言以蔽之,一是民心向背,一是錯估形勢。臺灣固然存在統獨認同分歧的選民結構,同時在民進黨執政期間臺灣認同急速上升,在執政後期達到七成,但臺灣認同的潛在政治社會支持基礎則未必會直接轉化為民進黨的選票。民進黨的傳統支持者對於民進黨的貪腐問題深惡痛絕,使他們不願積極投票,再者,國民黨的本土化,模糊了中間選民和臺灣認同者對於其政治立場的質疑,這一來一往便種下了民進黨的敗因,因此,主導選局的不完全是屬於民族主義立場的國家認同問題,而是臺灣人民基於民主價值信念而來的制衡要求,這一點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成長的年輕選民身上尤其明顯。民進黨當時確實認識到選局基本上對其不利,但因應之道則卻只能轉向基本教義派尋求心理慰藉,這是民進黨的戰略選擇,因為民進黨對於爭取淺綠和中間選民信心不足,但又過於自信深綠會毫無條件地支持民進黨。游錫堃擔任黨主席期間,民進黨將黨內初選制度中的民意調查納入排藍條件,即於有效問卷中排除在近期選舉中曾經投票支持泛藍政黨者不計,使得民調抽樣範圍只剩下18%的深綠選民,民進黨黨員結構原本即與選民結構不同,民調則有平衡黨員投票偏差的作用,卻因排藍設計而破功,反而加大了民進黨與民意結構的落差。而由於單一選區選舉會突出政黨對決的特點,使得獲得政黨提名者基本上可以囊括政黨支持者的選票,所以政黨內部爭取成為黨提名候選人的初選投票,遂成為零合遊戲,過去大選中經常出現的黨員同室操戈,全部提前在初選上演出現,而且戰況因為近身搏鬥而慘烈更甚以往,民進黨的黨員結構,使初選成為臺獨忠誠度的交心或檢驗比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人才阻塞,民進黨路線復向激進臺獨全面傾斜。謝長廷親自主導總統選舉時,雖有意扭轉此一走向,改打民主制衡牌,以阻擋國民黨完全執政,但畢竟已是強弩之末。


參、重建自決與包容精神


      蔡英文在民進黨潰敗後上臺,如何重整隊伍,恢復民氣,蓄積重回執政的能量,是她的重要任務。對於臺獨問題,在3月發表的〈以新本土觀捍衛臺灣〉一文中,蔡英文試圖超越國族認同,反對用統獨去劃分誰是臺灣人、誰不是臺灣人,而要把所有新舊臺灣人都視為一個生命共同體,要維護所有臺灣人要統要獨的選擇權。這一新本土觀其實是向民進黨創黨精神的民主自決論和〈臺灣前途決議文〉維持現狀論的復歸,確認臺獨是現狀,也是未來的選項之一,而不是民進黨的終極價值。換言之,在自我認定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基礎上,臺灣不存在有建國的問題,至於國號是否要變更為臺灣或其他,依〈正常國家決議文〉之精神,則是基於「體認『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已很難在國際社會使用」此一前提,由臺灣人民經由公民投票決定是否同意正名為臺灣,故而國號之於民進黨,已經質變為一個政治符號的工具性價值選擇問題。對於民進黨國家認同問題的此一認識,必須就〈臺獨公投黨綱〉、〈臺灣前途決議文〉和〈正常國家決議文〉三者,依特別法優位於普通法和後法優位於前法的法理來做整體的判斷。就此而論,「臺灣共和國」已經不再成為民進黨的主張是毋庸置疑的,以存在〈臺獨公投黨綱〉來認定或要求民進黨領導臺灣建國,是對民進黨的錯誤期待。


      2006年1月,國民黨曾就馬英九競選總統期間於媒體刊登廣告提出「統一是選項」的主張一事,發出新聞稿表示,國民黨主張統一,但尊重臺灣人民在自決的問題上以統一為選項的權利。與國民黨相較,民進黨無論如何在政治符號的使用、或民族主義立場的選擇上,都更具有臺灣意識,也更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理論上,更應當在政治市場上受到歡迎,這是民進黨的利基,但為什麼民進黨總是似乎無力將七成的臺灣認同度轉換為選票?


      第一,從李登輝推動憲政改革和民主化後,中華民國不再是外來政權,體認中華民國國號難在國際社會使用和反對使用中華民國國號是兩回事,但民進黨的主事者卻常常讓多數民眾誤認民進黨是敵視中華民國的,從而對民進黨的盲動感到憂慮。


      其次,國民黨儘管在連戰出任黨主席後迅速向中國傾斜,但在馬英九成功的本土化操作下,又重新贏回政權。馬英九在第十二任總統選舉的76.33%得票率,以及第七屆立委選舉國民黨58%的得票率,足以說明國民黨已獲得臺灣多數民眾的認同,在此一情況下,如果還一直批評國民黨是中國黨,而不從具體的政策去進行批判,則豈不是低估了臺灣人民的智慧。


      第三,民進黨作為守護臺灣本土價值的民主政黨,最重要的任務是贏得選舉重回執政,讓本土價值在國家資源的分配上能受到重視,那麼就應當設法獲得多數民意的支持。單一選區制之下,政黨不可能通過切割部份選民而獲得多數選票,特別是在傳統上國民黨基層政治版圖一向大於民進黨的情況之下。無論如何,民進黨相對於國民黨是一個更加本土化的政黨,在容易形成兩大黨對決的單一選區制之下,由於第三黨基本上並無空間,所以在大選時,獨派選民不投票則已,要投票則基於棄保效應或策略性投票的考慮,十之八九會把票投給民進黨,否則就等於支持國民黨,因此,民進黨應當要大膽拓展中間選票,只要能提出好的政策、好的人選,以及有好的施政表現,不必擔心獨派不予支持。


肆、走出陳水扁的影子


      但陳水扁的貪污案,就正好成為民進黨有無勇氣和智慧擺脫對臺獨意識型態的依賴,而以優質的政見及人選重新出發的試金石。

  
      陳水扁的司法抗爭策略,基本上是訴求政治迫害、爭取獨派民意同情,迫使民進黨選邊聲援,來對政府及檢方施壓。陳水扁收受不當政治捐獻並且匯錢國外私人帳戶的行為,不論其動機如何,都已違反了民進黨的黨紀,並且確實應當受到司法的公正調查。民進黨應當堅持目前的作法,不以切割的方式迴避掉民進黨作為共犯結構所應承擔的政治與道德責任,並且應時刻提醒政府在偵辦本案時應尊重人權,而另一方面,民進黨自也應當要對陳水扁的貪污有所是非判斷。獨派只要求民進黨作為反對黨,應當對於國民黨藉司法整肅異己的作法予以監督、注意,但不可能要求民進黨包庇陳水扁的貪瀆行為,或是要求民進黨杯葛司法,民進黨對於獨派的主張不要有所誤判,要明辨其中的人情與義理。雖然陳水扁已經退黨,民進黨基於道義,必須給予一定的關懷和照顧,但仍應力勸陳水扁及其家人早日認罪。民進黨不必擔心陳水扁組織臺灣獨立黨作政治脫困,臺灣已沒有第三黨的發展空間,臺灣團結聯盟是前車之鑑,陳水扁縱使有能力籌組,也絕對無法通過選舉的考驗,而在單一選區制之下,選民更不容許臺灣獨立黨分裂民進黨票源,使國民黨漁翁得利,而就算第三黨可能攪局,民進黨為了長久的打算,還是應當站穩道德的高度,毋需在乎一時的輸贏。前臺灣教授協會會長蔡丁貴已指出,臺灣獨立黨是一個運動的黨,不是要跟民進黨在選舉上競爭的黨。故而民進黨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和責任,才能有自信地走出陳水扁的影子,走自己的路。


伍、民進黨要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崛起,以及轉而以和平發展作為其基本國策之後,兩岸關係開始和緩,使中華人民共和國逐漸成為臺灣生存發展的機會,特別是在美國經濟出現衰退之後。但當前民進黨的中國大陸政策卻始終顯得消極被動,在積極開放積極管理、獨立與統合間搖擺不定。以往民進黨政府在兩岸經濟貿易的積極管理上未見成效,主因在於難以抗拒客觀的經濟規律,又未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建立雙邊的管制與規範機制。在兩岸關係日益密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事實上又為我國的重要經濟夥伴的今天,民進黨必須在中國大陸政策上有更積極的作為,在無損於臺灣主權與尊嚴的前提下,創造兩岸的和解與和平,尋找出互利與雙贏之道,否則那些與日俱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所關聯的就業人口以及中國大陸新移民,都不會是民進黨的支持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民進黨的自決立場有所誤會與疑慮,因而始終要求民進黨廢除〈臺獨黨綱〉。胥知,今天對於臺灣事實獨立現狀以及臺灣人民自決權利最大的威脅,不是國民黨和中華民國,而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進黨應當要區辨國民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差異,與國民黨的政權鬥爭,乃屬於臺灣人民內部矛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鬥爭,才屬於敵我矛盾。國民黨傾中媚共的兩岸政策,並不足以代表臺灣人民的利益,因而民進黨必須主動扛起責任,因勢利導,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提出主張,並且實是求是地進行研究與瞭解,其作法包括從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政黨外交和智庫二軌外交,而其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人民正確認識民進黨主張的人民自決,是兩岸關係終局決定的必由程序,而在終局決定的末日來臨之前,民進黨還必須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於同理心地理解到現狀下臺灣追求兩岸關係正常化和國家正常化的必要性,所以民進黨還應當和中國大陸民間社會廣泛交往、對話,不能像國民黨一樣只與共產黨權貴官商杯觥交錯。最後,民進黨還應當為臺灣在東亞、兩岸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峽西岸區域經濟整合中所可能面臨的種種問題,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溝通和提出質疑,以防止臺灣人民和企業主的利益遭到犧牲。以上這些,我們坦承對國民黨政府不抱期待,民進黨必須自己來發聲。


陸、期許開出新局

      年底地方選舉,是蔡英文就任民進黨主席以來的第一次全國性選戰,在基本盤勢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民進黨能否臥薪嘗膽,浴火重生,是眾所矚目的大事。民進黨有一個傳統,平常吵吵鬧鬧,臨到選舉,便槍口一致對外,所以地方選舉反而是一個促成民進黨團結的轉機,而這也是以蔡英文為中心的黨中央樹立領導威望的時機。


      無論如何,國民黨政府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開放門戶,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政策方向,爭取中國大陸人民旅遊、投資,乃成為兩岸關係改善後臺灣各地方政府最費盡心思的地方。民進黨過去在兩岸關係上的種種堅持與努力,不是正受到國民黨的破壞,就是由國民黨所收割,因而極易形成民進黨只會反對,而沒有就兩岸關係提出興革意見或政策論述能力的印象。所以民進黨因應年底選舉,在兩岸議題上,一定要擺脫廉價的意識型態立場表態,用具體的事實或明確的立場表達,向人民證明,民進黨是一個有能力創造和平、維護尊嚴,以及值得人民信任的政黨。

作者曾建元為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智庫立場)
最近更新: 2009-06-05
回上頁